嬰兒感染 COVID-19 的特點跟兒童一樣:症狀輕、重症少、帶原久。初期常常看不到典型的上呼吸道症狀,反而伴隨著腸胃道症狀,所以判斷上不應以症狀為主,應以「旅遊史」、「接觸史」與「群聚史」為主。防疫須注意照護者與環境的清潔,年紀大與有慢性病的家庭成員需要多加注意。
前言
在「武漢肺炎對於孕婦與胎兒的影響」一文中,討論了孕婦與新生兒的狀況;「武漢肺炎小孩特徵與防疫重點」一文討論了 1 歲以上兒童的狀況。
這裡討論四篇論文,主要的焦點在於 1月 到 1 歲以前的狀況,一篇收集了 9 名嬰兒,另外兩篇各一例,主要是有肺炎與重症。最後一篇是新加坡,主要討論帶原時間。
流行病學
目前沒有特別把 1 月 ~ 0 歲的小孩區隔出統計,所以無法知道這個族群有多少比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雖然有但相當少。
臨床症狀
這篇 2020.02.14 發表在 JAMA 讀者來函,收集了 2019.12.08 ~ 2020.02.06 診斷為 COVID-19 感染的嬰兒。最小年齡 1 月,最大年齡 11 月。分布在北京有 2 個,海南有 2 個,廣東、安徽、上海、浙江與貴州各有 1 個。
只有四個有成人常見的發燒,兩個有上呼吸道症狀,一個是沒有症狀。所有九名嬰兒染病,家中至少都有一名確診 COVID-19 感染的家庭成員,而嬰兒的感染都發生在家庭成員受到感染之後,這九名嬰兒皆無重症,不須加護病房,也無任何併發症。
另一名中國首例新生兒新冠病毒肺炎的案例,病童 17 日大,其症狀只有斷斷續續打噴嚏與吐奶約一周,沒有發燒咳嗽與痰,因精神不佳活動力下降而住院。住院過程中只有一次發燒到 37.8 ,其餘時間皆無發燒。
另一篇報導中國首例兒童心冠肺炎重症的案例,病童 1 歲 1 個月大,一開始的症狀只有斷斷續續地腹瀉嘔吐六天,接著發燒與呼吸急促半天,入院前有嘔吐,之後病情轉重,進展到肺炎、呼吸窘迫、休克、急性腎臟損傷。不過幸運的是,已於 2 月中出院。
從上述幾個例子來看,雖然嬰兒症狀輕微,重症稀少,但症狀常常不典型,甚至有時初期不以呼吸道表現而以腸胃道表現,相當難判斷。
所以唯一可以依靠的,是「接觸史」、「旅遊史」「群聚史」這三項。因為上述兩個不典型案例,都是因為父母其一診斷為 COVID-19 之後才診斷出來。
帶原時間
帶原時間的觀察,來自於新加坡的論文。病童 6 個月大,2.4 住院是因為其母親與父親分別於 2.3 與 2.4 被診斷為 COVID-19 ,因無人照顧,所以送到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 KKH ),入院當時沒有任何症狀。
入院第一天鼻咽檢查沒有病毒,第二天糞便與尿液沒有病毒,但血液卻已經可以檢查的到病毒了。當天有發燒一次到 38.5度,但從此到出院再也沒有發燒過。
鼻咽的病毒,後來檢測陽性,每天檢查,直到住院第 17 天,才轉為陰性。糞便雖然第二天陰性,到了第九天又變陽性。
由這個例子來看,嬰兒病毒的帶原時間可以很久,若症狀又不典型,甚至輕微無症狀,實在防不勝防。
防疫重點
照護帶口罩、勤洗手
因嬰兒主要的傳染來源都是家中已有一名感染 COVID-19 的成原,所以嬰兒照護者要注意自己的手部清潔,消毒環境。
消毒玩具與餐具
因嬰兒無法要求勤洗手,且無法控制其行為,故嬰兒的玩具與餐具嬰時常消毒,避免殘留病毒感染嬰兒。
老人與慢性病成員的防護須做好
因嬰兒帶原時間久,症狀不明顯,常常讓人疏忽,而年紀大的老人與身上有慢性病者,是重症與死亡比率較高的族群,所以除了要注意嬰兒周圍的清潔與照護者的消毒,喜歡含飴弄孫的家人也應注意自己的衛生與防護,避免受到感染。
總結
武漢肺炎嬰兒的特徵跟兒童類似,皆是症狀輕、重症少、帶原久。而且嬰兒的症狀更常以不典型表現,雖伴隨有腸胃道症狀,幸好半數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
是否懷疑有感染 COVID-19 ,不應以症狀為依據,因為無法判斷,重點是接觸史、旅遊史與群聚史,這才具有比較決定性的判斷。
而防疫方面主要注意照顧者的手部清潔與嬰兒周邊環境、玩具與餐具的消毒。此外家中成員也需要特別小心自己的保護,因為嬰兒的症狀即使已經改善,但仍能有傳染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