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線上版 教學的技術 簡單心得整理


( 僅為心得分享,非教學文 )

簡單三十二個字總結這次的心得:「課前準備開場互動分組限時舉手計分圖示結果題目互動精簡內容預留時間

疫情期間國外紛紛改為線上學習,今年台灣疫情爆炸,更改不得不然,也見識到台灣老師的應變功力,在線上學習社團紛紛看到各地老師的努力與分享。

這次運氣好參與到福哥 教學的技術 線上課測試版,為保留住輸入結果,帶著種種疑問上課,並做了簡單的心得記錄,整個過程超級耗神,若非隔離中,大概沒辦法。

到底線上課程如何分組?團隊動力如何運作?小組如何互動與計分?演講與教學內容如何取捨等等...帶著種種疑惑進入 21 號晚間的測試活動中。


課前準備、開場互動


線上課程沒辦法像實體課程一樣,先為大家準備好上課用的教具放在桌上,所以很重視事前準備,讓大家知道分組,知道準備什麼材料。

所以在福哥先在群組中提醒大家要先準備什麼,做什麼用。因為線上課程更難掌握課程狀況,所以每一個步驟想要呈現的結果,都需要老師先做好,拍照給大家看,減少認知負荷,達到課程想要的結果。

為了掌握人數,利用 google excel 表格進行報名與填寫資料,也用作課前報到用。

開場前的準備,則預告了登入時間,開始後就以測試功能解說拉近彼此對功能的熟悉,為了避免干擾,所有人都關靜音,不過利用簡單的空白鍵測試發言,達到多種目的,既可避免先到者無聊、也可測試彼此功能,更與先到者互動。

課堂上會用到的手勢或圖片,也可在此時事先測試,若虛擬背景或是視訊呈現不良,都可在此時調整。

主持人需要視情況多說明幾次,因為會有比較晚登入的人,此外也要設定課程開始多久禁止進入,避免影響到課程進行,禁止加入後也會再為晚到者簡單說明一次發言方式。


分組限時、舉手計分


Zoom 的免費版即有自動分組功能,這點 Webex 與 google meet 沒有,所以自動分組與討論在 Zoom 不是問題。自動分組後,利用先設定內容彼此超簡單自介,然後再重新填一次 google excel 表單,利用此一過程加強分組意識,也取代實體名牌的作用,之後更用來分數統計。

每一次下小組討論後會設定時間,Zoom 會在各組畫面顯示秒數,當時間快到時,可達到主動提醒的效果,其他雖然也有替代方式,但直接在使用者螢幕顯示倒數相當有集中精神的效果,這點跟實體課程一樣。

背景音樂的撥放可以在為實體課程分組時營造現場氛圍,這點在線上課程我覺得會有困難,因為討論時為了聽清楚彼此的內容,會需要把喇叭聲音開大一點,但這時背景音樂可能也跟著放大而干擾討論,或許背景音樂可能不那麼的必要。

Zoom 有舉手功能,不過這邊保留著讓大家在螢幕前舉手,我覺得可以增加參與感,因為遠端畫面手有舉起來,跟只用滑鼠按按舉手功能鍵,感受好像不太一樣,雖然覺得螢幕前的自己有點蠢蠢的,哈哈。

計分的方式除了舉手算分,小組討論對答案記分,回答記分這些實體課程常見的方式,不過線上課程組長沒辦法掌握小組得到的分數,所以得組員自己寫,這時事先準備的半張 A4 有助於下小組統計分數用,每個人把自己的分數呈現在螢幕上,組長就可以統計,統計過的分數再用筆劃掉避免重複統計。這個過程很重要,因為我發現才 10 分鐘前寫的分數,我都可以忘記到底有沒有統計過。

當分數統計好,一開始的 google excel 又派上用場,除了替代分組學員名牌之外,又可以擔任記分榜的功能,因為 excel 有自動計算,也減少實體課程上面需要計算加總的問題。


圖示結果、題目互動


線上教學沒辦法像實體教學一樣,能夠及時地傳達修正指令,所以對於想要呈現的結果,一定要直接給予圖示說明,避免結果呈現混亂,造成更多認知負荷。

而線上教學相當容易恍神與分心,需要更加設計多樣題目互動,避免單純講課。台灣過去所謂的 E-learning 在各行各業造成莫大的失敗,各種避免分心的設計都沒有用,因為授課內容根本沒有針對線上學習最佳化,以為只是把錄影放上去就好,這些錄影都很珍貴,但對於學習者來說是浪費時間的垃圾,大家根本就是開著螢幕做別的事情。

所以授課內容不能夠單純講述,定得把內容變化成互動模式,不管是舉手回答、單選複選、小組討論等等。這些要求比實體課程更多。


精簡內容、預留時間


線上課程相當容易分心,也無法接受太多複雜的說明,所以課程的內容得精簡再精簡,而且前後連貫,減少說明。如果撥放影片也一定控制在兩分鐘以內 ( 兩分鐘我自己加的 ),否則很快就恍神分心,我覺得自己的學習動機算強,但還是想要打開網頁看看別的東西,怎麼可能要求所有人都不分心。

此外或許也可以使用的是事前提 2-3 個問題,讓大家在影片中找答案,題目程度設定要有簡單與中等,或是整場內容難度循序漸進,或許也可以增加專心度。使用各種電腦設定來強迫專心終究緣木求魚。

整場授課時間即使在精采,可能儘量在一小時內結束,不然在怎麼互動使用各種技巧增加專心度,應該還是會恍神跑掉。所以多場內容中間需要休息,或是尋找其他適當的方式。尤其有中場休息的課程,每當課程重新開始時,得思考團體動力的運用。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


除了體驗線上課程怎麼帶領之外,福哥書本「工作與生活的技術」是額外的收穫。我一直不敢面對現實的自己,覺得自己很挫敗,一事無成。主要的原因是對於應該具體的目標很模糊,應該很明確的過程沒有攤開檢討。這點一直都有發現,但卻不斷的拖延,其實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雖然最好的時間是二十年前,但次好的時間是現在。

我該清楚年度目標,然後讓行為聚焦於目標,才不會讓這個狀況一直延續下去。

最瘋狂的,是不斷做一樣的事情,卻期望有不同的結果。

博客來 -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