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封閉型基金與共同 ( 開放型 ) 基金之異同


( 本文經修改後,於 107.11 刊登於 Smart 雜誌 243 期 )

封閉型基金,英文是 Closed-End Fund,簡寫為「 CEF 」,是近十五年台灣投資人比較陌生的產品


台灣封閉型的過去式


在台灣想投資基金,耳熟能詳的是共同基金 ( 開放型 ) 。事實上早些年前,台灣是有封閉型基金可以選擇,但結果差強人意,折價不但誇張,經營又不認真。後來為了保護消費者,公告 20 天折價超過 20%,就要招開受益人大會,討論是否改為開放型基金。

當 封閉型 轉為 開放型 基金之後的交易價格,是用淨值交易,也就是折價買入的封閉型基金,可在封轉開之後用淨值交易,這產生套利空間,當大量買入折價嚴重的封閉型基金來影響決策,就可把封閉性轉開放型基金,賺取套利價差,所以折價嚴重的封閉型基金,紛紛因此被打開,近年最後一檔 0015 在民國 103 年下市後,這封閉型基金在台灣算是消失了。


美國封閉型的進行式


直到 2012 年轉投資美國市場後才發現,在美國交易封閉型基金相當地方便與簡單,直接在股票市場交易 ( 從 1893 年開始在紐約交易所買賣 ),不用跟基金公司購買,而且配息穩定健康的標的,比共同基金更多,還是很多美國人退休組合規劃的選擇之一,立刻納為投資標的,成為次於 REITS 的選擇。


封閉型基金與共同基金之異同?


封閉型基金與共同基金 ( 開放型 ) 有四種不同

簡單來說是 本質買賣費用價格 等差異



本質差異


不論封閉與開放,兩者都是投資人集資,交由投資團隊操作。但開放型 ( 共同 ) 基金是永遠的開放,也就是投資人可任意進出,基金規模隨時隨地都在改變,封閉型基金像股票,只有 IPO ( 首次公開發行 ) 才集資,之後就不會有新的資金進來,除非重新募集。


買賣差異


買賣的交易場所兩者也不同,購買開放型 ( 共同 ) 基金是直接向 基金公司 購買,或透過 銀行 與 投資型保單 間接購買,錢會直接進入基金公司。

封閉型基金像股票,是投資人間 互相買賣,錢不會進入基金公司,而封閉型基金買賣的場所也跟股票一樣,是在證卷交易所買賣 ( 附註 1 ),可以用美國券商,也可以透過複委託購買。

所以封閉型基金的交易與購買的方式,跟一般 美股 與 ETF 一樣,都是藉由美國券商或是複委託即可,這加速了「流通性」、「成交量」與「方便性」。

以上本質與買賣方式的差異,決定了可投資產品的挑選,因為共同基金隨時會有金錢進出,所以投資標的需要有一定的比例放在流動性高的產品。至於長天期或是流動性較低的穩定型產品,比例不能夠多。

當市面上的好產品,已經貴到不值得買,開放型基金會因為投資人不斷拿錢進來,仍然是要買,甚至買入些次一級的產品。假若遇到投資人恐慌性贖回,即使好的標的有賺錢,仍然得賣出,甚至賠錢的標的要賣更多,以因應大量贖回,資產大幅縮水,變成可怕的惡性循環,所以共同基金先天結構上就不穩定。

以上缺點封閉型沒有,封閉型基金不僅結構穩定,而且流通性與交易量都夠,也因封閉型本身結構穩定,可以利用穩定的特性,做點槓桿交易,提升報酬率,這也是封閉型基金特殊之處。



成本差異


共同基金費用是惡名昭彰的高,高到損及總體績效,一位正常健康的人,一但有了三高,就容易生病。共同基金也有三高:高手續費、高保管費、高內扣費,一旦共同基金有了三高,雖然總體績效會變差,但會賣得更好!!更受歡迎!!!

為什麼呢?

因為銷售基金的人與機構可以拿到更多的分潤,與其投資聯博全高,不如同時投資與販賣,不但收取股息,還有獎金可以分,雙重享受。

當基金公司賺得爽爽時,銀行與保險也眼紅,銀行酌收保管費用,投資型保收手續費,接著連投資公司也要分一杯羹,再收一份全委代操費。

Bravo!經濟奇蹟!

封閉型基金就沒有這樣的事情,透過美國券商或是複委託購買,沒有保管費,手續費也低 ( 當然美國券商比複委託低 ),平均內扣費用也比共同基金低,但因為封閉型的結構穩定,會利用財務槓桿提升報酬率,所以需要加上槓桿的利息費用,但這利息費用是用來賺取更多錢,等於低利套高利的槓桿,這屬於好債,跟純粹損害投資人的內扣費用不同,故在計算的時候需要分開看待,更何況,大多數封閉型基金就算計入槓桿的利息,其內扣費用都比共同基金低。

故在交易成本上,封閉型基金大獲全勝


價格差異


共同基金價格只有一個淨值,而且一天只公布一次,封閉型基金則有淨值與市值,這跟股票一樣很好理解,股民無法用票面價格 10 元,來購買台積電,股票都是用市價交易,封閉型基金也是,交易價格不是淨值,而是市值,而且市值隨著交易時間會上下變動,故封閉型基金很多地方跟股票一樣。

因為封閉型有淨值與市值,所以也產生了折價與溢價,當市值大於淨值謂之溢價,當市值小於淨值為之折價。

通常封閉型基金大多是折價交易,但受歡迎的封閉型基金,通常交易價格高於淨值,不過通常封閉型基金的折溢價不固定,若是往前觀看整個折溢價狀況,有些人會利用折價買入,溢價賣出賺取價差 ( 附註 2 )

收取的配息方面,因為非美國人會扣 30%預扣稅款,這會對投資人的報酬率有所損害,但共同基金損害的是基金本身的體質,故同樣都是費用,本質上卻不同。

基於前述內文所提到的穩定的結構、較低的費用,且因結構穩定,所以配息也比共同基金穩定健康,故封閉型基金再再都比共同基金更值得投資配置。

此外,再跟其他領股利股息的商品比較,雖然公司債、ETD、ADR 的優先股有免稅優勢,但標的單一,風險就集中了,不若封閉型基金,能有有效分散風險。

至於同樣能夠分散風險的 ETF,對於想要收股利股息的投資人,ETF 的報酬率稍低,也需扣 30% 稅,標的相對選擇性少很多,變得不如投資共同基金划算。

英國的 ETF 與 CEF 有不扣稅的優點,但也有股息偏低的問題存在,至於股息還過得去的,目前只看到兩隻 英國 ETF,故就算不扣稅,可以選擇標的不若美國豐富,此外歷史資料的找尋也比不上美國方便。
( 以上僅從收取股利來談配息型 ETF,並非由總報酬計算 )


總結整理


封閉型基金與共同 ( 開放型 ) 基金有四個異同點

分別是 本質買賣費用價格

本質上:封閉型基金利用 IPO 集資發行,之後不再募資,結構穩定!

買賣上:封閉型基金在證卷交易所買賣,流通性高,方便買賣

費用上:封閉型基金內扣費用加槓桿利息比共同基金低,封閉型基金無保管費,手續費也比共同基金低。

價格上:封閉型基金跟股票一樣用 市值 交易,封閉型基金雖然預扣 30% 稅款,但因結構穩定、費用較低、配息健康、報酬率穩,比共同基金更值得配置。


競爭優勢


習慣購買基金收取配息的投資方式,建議以封閉型基金代替開放型基金,基於流通性較好總內扣費用與手續費較便宜基金結構穩定等三個理由。


附註說明


附註 1

初次進入美股,代號是比較令人困惑之處,主要因為在證卷交易所,買賣的不只是股票

譬如 ETF - 交易所買賣基金,原文是 Exchange-Traded Fund

譬如 ETN - 交易所買賣票據,原文是 Exchange-Traded Note

譬如 ETD - 交易所買賣債券,原文是 Exchange-Traded Debt

以上三者皆是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買賣的產品,而 CEF 也歸類於可在證卷交易所買賣的基金,偏偏這些不同的產品在美國交易所的代號都是 2-4 碼,無法從代號分別出是股票還是 ETF 或 CEF,其他包括 MLP、BDCs、REITs、Trust 等等,全部都分別不出來,所以有時拿一份到 list ,裡面混雜著不同產品,無法用同樣的方式分析。

而共同基金在美國就很清楚,大多是5-6碼英文字,優先股也很清楚,通常有 "-" 或 "p" 等字 ( 詳見優先股代號的困擾 )